中电金信是国企嘛(中电金信×华为:顺势而为,“源启”未来)

2023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中电金信的高管们坐进会议室。“主题只有一个,落地中电金信与华为公司的战略合作。”中电金信售前与生态联盟发展部总经理王永恒转述了会议的内容,而且他还进一步强调,“是基于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的战略合作。”

眼前一亮的合作

“双方都眼前一亮。看到源启平台,华为深圳的工程师眼前一亮。他们透过应用场景,看见了ICT技术的潜能。”月余之后,另一场会议的地点,切换至深圳。王永恒感觉双方的首次业务拉通会就擦出了火花。“中电金信在看见华为的那些高可用、低延时、高并发技术后,也瞬间就想到了解决业务痛点的不同思路。”

确实如此。

过去28年中,中电金信积累形成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平台、电信大流量卡营销系统等200余个解决方案。现在,这些解决方案都已长在“源启”平台上;之后,合作伙伴的解决方案,也将长在“源启”平台上。

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华为与“源启”对接,就是一次性地完成了与诸多应用的对接。此后的双方,不仅是要让“源启”立得稳、跑得快、站得直,更可以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完整高效的解决方案

生态合作的“源启”

这还要从一年多前说起。

2022年8月,中电金信正式发布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其可理解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超级操作系统”。向上,“源启”希望大珠小珠落玉盘,以分布式、云原生等技术,支持中电金信以及应用合作伙伴,助力企业应用创新和应用重构。

向下,“源启”平台更是具有整合产业链的属电信大流量卡性。其依照系统工程方法论,针对计算、存储、网络、云平台、数据库等全栈技术产品,进行验证、适配、定制和调优。如此一来,既屏蔽了多云、多样性算力带来的差异性,也使产业链“拧成一股绳”,一站式地解决了金融等重点行业底层基础软硬件自主创新、IT架构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等难题

而且不同于单纯技术思维,“源启”平台的构建逻辑,始终持有自上而下的应用视角——中电金信透过业务看技术,希望将不同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思想、业务布局,通过软件应用、数据架构表达出来,通过“源启”平台表达出来。

这也是最吸引华为的地方。

华为一直在“为场景找技术”,华为也并不缺技术,其手握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全线产品,进而在数据、AI、软电信大流量卡件设计等方面也形成了平台级产品,而且华为潜心发展了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根技术”。

现在,华为也希望将上述能力应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希望联合中电金信这样的战略伙伴,不断深入应用场景,不断解决应用场景中的业务痛点。

“聪明的”生态合作

当然,“战略合作”的深度还不止于此。

“源启”在企业技术架构中的位置,其实就决定了它在产业链和生态中的位置。“中电金信选择了平台,也就选择了生态。大到安全、运维等模块,小到消息队列、分布式缓存等功能组件。只要生态伙伴有一技之长,中电金信都愿意开放合作。”王永恒的意思表达很明确。中电金信有自己的生态边界,但从来不会一刀切。

例如,中电金信看重华为的IaaS层能力,积极推动中电金电信大流量卡信与华为在网络、计算、存储、数据库、操作系统等领域的兼容适配。同时,中电金信也充分认可华为的PaaS层能力。“只要双方都能认同‘以客户为中心’,开放解耦的‘源启’平台就可以在不同的项目中,集成华为PaaS的不同功能组件。”王永恒说。

显然,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聪明人”之间谈生态合作,“糊涂人”之间只看利益划分。“聪明人”之间的生态合作,永远会将客户价值放在第一位,永远会将解决方案的商业竞争力放在第一位。

技术收敛下的生态合作

不仅如此。

中电金信更是看清了产业趋势。分布式平台涉及的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云平台等底层技术栈,在经过百花齐放阶段后,最终一定会趋于快速技术收敛。此外,摩尔定律趋于失效电信大流量卡,砸投入换创新和增长的模式也出现瓶颈,这就需要行业中的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带动联合攻关创新、推动创新成果的规模化应用。

与此对应,“源启”平台是解耦的,中电金信的生态是开放的,但生态合作也将因为技术收敛而向头部企业收敛。原因很简单,因为用户不可能同时支持200余种数据库,不可能同时关注数十种操作系统。

在构建分布式平台的过程中,中电金信看清了上述产业趋势,看懂了用户需求。其推出“源启”平台,就是要承担起托底保障的责任,要通过推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共同适配调优,联合攻关创新,带动创新成果的规模化应用。

或者说,企业的底层数字基础设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阶段,正处于需要提升生态合作效率的关键阶段,而中电电信大流量卡金信与华为两家头部企业之间发挥所长的强强联合,也就是此趋势下的顺势而为。

以应用为导向的生态合作

“以应用为导向”也是另一个产业趋势。

回到文章开篇的场景,中电金信希望尽量缩短方案适配时间,希望尽量降低生态磨合成本,就必须寻找战略伙伴。“甚至在还没有看见项目之前,合作伙伴之间就要投入人力、物力、资金,完成解决方案适配。”王永恒说:“只有将上述工作做在前面,客户的第一眼,才能看到完整的解决方案。”

当然,如此的默契,也并非一日之功。早在2015年,中电金信与华为已建立合作。只不过,当时的华为,是以对待系统集成商的思路,与中电金信谈合作;当时的中电金信,也是以对待设备提供商的思路,跟华为谈项目。

改变出现在电信大流量卡五年之后。

2020年,中电金信发现了华为的另一面。那一时代双方基于数据仓库领域的合作,在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中共同建立了一批经典案例。这也为此后的合作基调奠定了基础——以应用为导向的生态合作

在此之后,随着“源启”的正式发布,在前期双方产品合作的基础上,中电金信携手华为数字金融军团进行方案共创和深度集成,全面提升了联合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其实,“源启”平台已是跳出了单纯的技术思维,具有独特的应用属性。

例如,“源启”平台中“数字构建平台”,中电金信并不认为这仅是代码生成器。其是“以应用为导向”,建立产品模型、数据模型、流程模型,并由此指导后续的系统设计、应用开发、场景部署。继而,“数字构建平台”还通电信大流量卡过需求打通了企业的业务部门与科技部门。

有价值的合作才能火热

由此,再次回到文章开篇的场景,中电金信与华为将战略合作的重要落脚点之一,选在了深圳。双方明确“以应用为导向”后,一拍即合,形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团队顺其自然也就合作默契。

原因很简单,华为看见了更多的应用场景,看见了可为用户提供托底保障服务的伙伴;中电金信看见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思路,看见了更高效的生态合作。而用户也因为双方的合作,得到了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事实证明,这样的合作,也确实无需刻意磨合。

目前,中电金信与华为已联手发布“数据资产平台解决方案”、“现代化新核心联合解决方案”等多项创新成果,而且基于“源启”平台的承上启下的特点,联合解电信大流量卡决方案的发布频率还将越来越快。

更进一步,基于联合解决方案创新,在过去三个月中,中电金信与华为深圳已经形成数次合作,其中更不乏国家级重点工程,合作价值已经显现,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已经得到用户认可。而延伸此思路面向未来,中电金信更将与华为合作,持续推动企业数字化建设向前发展,为千行百业的用户,提供更完整的、有保障的,以应用为导向的数字化服务。

本文转载自:张戈BP


友情提醒: 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免费领取流量卡!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原创文章,作者:sunyaq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llk.cn/61542.html

(0)
sunyaqunsunyaqun
上一篇 2024年9月3日
下一篇 2024年9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